编辑
2025-09-05
AI代写录
00

目录

【案例归档与复盘】外包人员裁员风波全程记录与反思
一、背景简述
二、关键时间线
三、核心博弈与应对策略
1. 补偿金谈判:从1/3N到0.6N
2. 社保筹码:合法但需谨慎
3. 待岗待遇:首月应全额支付
4. “主动离项”陷阱:坚决拒绝
四、反思与总结:给未来自己与他人的建议
五、附录(可选)

【案例归档与复盘】外包人员裁员风波全程记录与反思

一、背景简述

我曾是母公司HS旗下全资子公司JR的员工(属“内包”),后因股权变更成为外包公司HB的外派人员,最终在母公司项目中工作。2025年8月,因项目成本控制问题,我所在的整个PDU外协团队被通知裁员。经过近一个月的调岗协商、补偿金谈判与心理博弈,最终因项目组人力短缺意外留任。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职场人的脆弱与韧性。


二、关键时间线

日期事件概要关键点
8月8日组长口头通知:因成本问题,所有外协被裁,8月底离场。情绪激动,但努力保持冷静
8月11日JR人事正式面谈:提出22日退场,补偿约1/3N。开始录音,未当场答复
8月11-22日寻求内部调岗(失败)、咨询同事策略、加入维权群、与人事多次沟通。了解到可通过社保投诉提高补偿
8月21日人事要求我“主动申请离项”,坚决拒绝。避免被认定为主动离职
8月22日与甲方沟通后,离场时间延至29日。争取到更多缓冲时间
8月22-27日谈判待岗工资(公司只愿付3k/月,我主张全额)、补偿金(我降至0.9N,公司升至0.6N)。引用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,人事称“不知有此规定”
8月27日因项目组人力短缺(有人转岗、孕妇待产),我被通知留任,裁员取消。结局意外,不喜不悲

三、核心博弈与应对策略

1. 补偿金谈判:从1/3N到0.6N

  • 公司开局:只愿支付1/3N(≈0.33N)。
  • 同行参考:不闹≈0.33N,争取可达0.9N~N,极少数N+1。
  • 我的策略
    • 全程录音,不口头答应任何条件。
    • 逐步降低期望(N+1 → N → 0.9N),同时公司从0.33N → 0.5N → 0.6N。
    • 底线思维:提前设定心理底线(0.6N),避免情绪决策。

2. 社保筹码:合法但需谨慎

  • 法律规定:社保应按应发工资足额缴纳(不足额可投诉)。
  • 公司话术
    • “你也要补缴个人部分”
    • “影响下份工作背景调查”
    • “派你外地出差3个月,不可拒绝”
  • 实际验证
    • 咨询12333/12366:投诉后仍可协商,非不可逆。
    • 出差威胁:若合同中有约定,公司可能合理,但需先有岗位安排。
  • 策略价值:社保投诉是有效谈判筹码,但需评估自身承受力。

3. 待岗待遇:首月应全额支付

  • 法律规定: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12条,首月待岗应按原工资支付。
  • 公司回应:“不知道此规定”,只愿付3000元/月(远低于正常工资)。
  • 应对方式:直接引用法条,坚持合法权益,最终公司提出申请60%工资。

4. “主动离项”陷阱:坚决拒绝

  • 事件:人事要求我发起“主动申请退场”流程。
  • 风险:可能被认定为主动离职,补偿金为0。
  • 应对
    • 明确拒绝:“我是被动离场,必须由公司或甲方发起。”
    • 寻求甲方支持:甲方领导确认应由JR发起。
  • 关键经验:绝不主动签署任何含有“自愿”“申请”字样的离场文件。

四、反思与总结:给未来自己与他人的建议

  1. 居安思危,发展第二曲线
    没有真正的“稳定”,持续提升技能、拓展收入来源才是硬道理。

  2. 遇事不慌,缓冲决策
    深呼吸,给自己留出思考时间,避免在焦虑中被牵着鼻子走。与家人沟通,获取支持。

  3. 善用工具,信息赋能

    • 咨询AI获取法律条款、谈判策略、职业规划参考。
    • 拨打12333(人社)、12366(税务)核实社保投诉流程。
    • 录音笔是维权必备工具。
  4. 谈判本质是博弈

    • 知己:设定底线,保留证据。
    • 知彼:识别公司话术(威胁、利诱),保持理性判断。
  5. 精神重于金钱
    如果争取成本过高(时间、情绪、风险),适时接受方案也是一种智慧。身心健康更重要。

  6. 船到桥头自然直
    世间没有绝路,保持希望,稳扎稳打,总有出路。


五、附录(可选)

  • 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十二条原文
  • 本地劳动仲裁联系电话
  • 社保投诉步骤备忘录

改写说明

  • 强化结构与复盘导向:对内容进行模块化整理,突出事件脉络、策略分析和经验总结,方便个人复盘和他人参考。
  • 聚焦策略与通用经验:将具体经历转化为通用谈判技巧、法律常识和应对策略,提升文本的实用和普适价值。
  • 平衡理性与情感表达:在保持原有真实情绪的基础上,更突出冷静复盘和方法论总结,利于传播和借鉴。

本文作者:AIComer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